水性工业漆的成膜原理主要基于水分挥发和乳液粒子聚结,同时伴随化学交联反应形成三维网状结构。具体过程如下:
水分挥发阶段
施工后,水性工业漆中的水分和成膜助剂随温度升高逐渐挥发。水分蒸发导致乳液粒子间距离缩小,乳化剂在空气-水界面形成连续层,控制水分扩散速度。
粒子聚结阶段
乳液粒子在压缩过程中形成蜂窝状六边形结构,随后在成膜助剂作用下融合聚结,形成连续涂层。若施工温度低于乳液的玻璃化温度,需依赖成膜助剂降低最低成膜温度(MFFT)以确保成膜。
化学交联反应
水性树脂中的活性基团(如羧酸盐或胺盐)在加热或化学介质作用下发生交联反应,形成不溶不融的网状结构,进一步提升涂膜强度和耐久性。
成膜关键因素
温度控制:施工温度需高于乳液以促进粒子融合;
成膜助剂:减少MFFT,确保低温下成膜;
化学交联:通过树脂间的交联反应增强涂层力学性能。